来自加拿大的僧话: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达义法师金句集

2024年10月15日,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宁波盛大启幕。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、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出席论坛。

加拿大佛教会会长、加国五台山住持、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代表加拿大佛教出席论坛,并在论坛发布精彩演讲,金句频出。觉悟号特别摘录达义法师演讲中的部分精彩语句,以飨读者。

01

世界佛教论坛已经成为团结和联系全世界佛教徒的一面旗帜。

02

加拿大佛教会与世界佛教论坛始终“同愿同行”。十八年前,我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,向全世界宣布:在北美大地兴建加国佛教四大名山,首期工程为加国五台山。今年四月,加国五台山对外正式开放。

03

回眸佛教公益慈善的历史,意在确认两个历史的维度:第一,佛教具有传承悠久且运行良好的公益慈善传统;第二,佛教公益慈善的形式从来都不是单纯作一些捐赠或者布施,而是本着真心帮助社会、帮助民众解决困难的初心,行一切方便法门利益众生,是一种“整体的慈善观”。

04

纵观近现代中国大乘佛教的振兴,中国佛教以“慈悲”为根本,以“戒律”为依规,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,佛教公益慈善事业重新回到了济世度人的主干道上。

05

慈悲是佛教的宗旨,公益慈善是佛教徒的天职。

06

如果没有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,公益慈善事业正是以大悲水饶益一切众生。

07

布施是“六度”之首,是由凡入圣、到达涅槃彼岸的必经之路,是成佛最基础的修行方法。

08

慈善布施不仅是单向的助他行动,更是自助的行动,通过布施行善,受施者能够得到疏困解难,施与者能获真实利益––洁净心灵、智慧显现以及未来福报的许诺,因此是一个受与施双向受益的过程。

09

佛法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慈悲和智慧。智则重于上求,务求出世之法;悲则重于下化,专在人世之法。

10

大乘佛教既有出世的超然,也有入世的情怀,而慈善正是实践这一修行的有效途径。

11

佛陀创教,正是要通过出世与入世的悲智双运,来救赎众生生老病死之苦……佛教慈善事业力求教养并举,使受益者深体佛陀慈悲救世、平等不二之本怀。

12

受菩萨戒者,应积极办理有益大众之事,而非闭门修行。既为佛子,为国民一分子,理当为国家尽义务,为社会谋幸福,为人民觅生活。

13

大乘佛教在慈善公益历史的曲折中,完成了佛教慈善事业六个方面的积极转向。这六个方面,从理论构建,到行动指南,构成了现代大乘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基本格局。

14

加拿大佛教会一方面传承大乘佛教慈悲济世、利乐有情的光辉传统,一方面又要契合北美的本土化实际,进行积极的调试和探索。

15

加拿大佛教会借鉴早期大乘佛教“佛图户”的思路,将佛经翻译的成果定期寄送给北美的监狱和矫正机构,以佛法教化监狱里的受刑之人,引导他们听经闻法,改过自新。每年来自北美各地监狱索要多语种佛经的信件,纷至沓来。

16

加拿大佛教会的公益慈善行动,从思想上承袭了大乘佛教济世渡人、无我利他的悲心宏愿,从行动上传承了现代佛教慈悲济世、积极入世的良好传统,从实践上结合了北美社会的慈善传统和多元文化社会的现状,以国际化视野推动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的本土化实践。

17

大乘佛教的公益慈善事业虽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,出现了起伏甚至挫折,但佛教界的大德高僧和有识之士,顺应时代潮流力挽狂澜,引导大乘佛教重回正道,这是佛教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的体现,是佛法弘传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。

18

公益慈善不是外界强加给佛教的社会包袱,而是佛教的本质属性和理性选择。

19

佛教的本质是追求觉悟,要求佛教徒在修行中“觉醒了悟和去恶从善”,这一本质规定确定了慈善是佛教的内在属性。

20

作为佛教徒,应当把奉行慈善作为修持佛法的重要方式和生活的重要内容,通过慈善活动提升觉悟,完善道德,进而实现人生的理想价值。

21

公益慈善是佛教弘法利生的主要渠道,拔苦与乐、利乐有情是佛教徒济世渡人的不二法门。

22

佛法弘传的历史始终与佛教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紧密相连,公益慈善是伴随佛教与生俱来的内在基因。

23

佛教“无缘大慈”、“同体大悲”的慈悲思想,奠定了佛教广袤无边的慈善情怀;佛教“众生平等”“无我利他”的慈善法则,推动了佛教公益慈善事业走进社会,走入人心;在此基础上,坚持“悲智双运”,坚持以“整体慈善观”或“本土化实践”,行方便法门,慈悲济世,弘法利生,这是大乘佛教生生不息的实践经验。

24

慈悲济世和积极入世是佛教慈善事业的内在动力。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,大乘佛教信徒应当始终秉承佛陀慈悲救世精神,首当其冲进行拔苦与乐的公益慈善事业。

25

大乘佛教信徒应发大乘利他之愿,依菩萨戒,行“六度”“四摄”,以履佛子之职,以尽国民之责,以全圣教之德。

26

加拿大佛教会上乘中国大乘佛教开创的公益慈善传统,秉持现代人间佛教积极入世的慈悲精神,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,结合北美社会现状进行探索和实践,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佛教公益慈善事业崭新格局,成为现代佛教国际传播的独特样板。